六、人格成因
奥尔波特从遗传、学习过程、自我意识的发展、无意识心理过程、文化与环境的作用、动机的发展与变化、认知等方面描述了人格发展的成因。
(一)遗传
遗传是人格的基础。奥尔波特说:新生儿很难说有人格,因为他缺乏心身系统的独特组织,但婴儿有潜在的人格。体格、气质与智力是人格的“原料”,受到遗传的极大影响。
(二)学习过程
人格的发展过程基本是学习的过程。奥尔波特反对行为主义“人是被动的学习者”的观点,认为人类的学习非常复杂,不仅包括条件反射与强化。人格的发展可以看成分化与整合的过程,不但需要“刺激—反应”学习原理,也需要认知学习、顿悟、认同、模仿等不同水平参与学习。
(三)无意识基础
奥尔波特批评弗洛伊德的被动自我观,认为他的理论较适于某些异常行为,作为正常人格的理论似乎不适合。但是,奥尔波特接受了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描述,认为他对抑制、否认、合理化、投射、移情、倒退等自我防御机制分析非常巧妙,这些概念使我们知道人们怎样保护自己的自尊,它们在所有的人群中都会存在,而且正常人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些防御机制。
(四)文化、情境和角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