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排律
排律其实也是律诗的一种,它与一般律诗最大的差别是在句数。排律的句数超过八句,具体数量没有限制,但必须为偶数。较短的如六韵十二句,多的长达一百句(五十韵)甚至两百句(一百韵)。排律与律诗一样,要严格遵守平仄、押韵等原则。除首尾两联外,中间各句都要两两对仗。排律通常都用五言,七言极少。代表性的作品如杜甫《夔府书怀四十韵》、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等。
三、格律诗发展的基本脉络
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,经历了一个由不讲求格律到讲求格律的演变过程,这一演变过程的转折点是南朝齐梁时期。南齐永明年间,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。后沈约将四声用之于诗歌的格律,总结出作诗时应避忌的“八病”。伴随着“声律说”的日益盛行,诗人在创作中特别注意对偶及音调和谐,一种讲究格律的新诗体——永明体——逐渐发展起来。这种新诗体实是格律诗的滥觞。“永明体”的代表诗人有谢朓、沈约等人。谢朓以山水诗著名,诗风清新流丽。宋人严羽说:“谢朓之诗,已有全篇似唐人者。”他创作的新体诗对唐代格律诗的成熟有一定影响。
诗歌发展到唐代,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。唐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继续探索,促使诗歌格律日益发展成熟,从而确立为一种崭新的诗歌体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