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是第二层意思,写庄子来到朋友家中,朋友杀鹅款待他,两只鹅,一只会叫,一只不会叫,那只不会叫的被杀掉了。从第二层意思看,不成材也为患,不成材的也倒霉。这就与上文写到的山中大木的情形正好相反。大木因为没有用处而得以终其天年,而这只鹅却因为没有用处而被杀掉。前后发生的两件事凑到一块儿,很自然地引起了庄子和他的学生们的一番议论,这就是下面第三层的内容。
“明日,弟子问于庄子曰”,第二天,弟子们就向庄子请教。请教什么呢?“昨日山中之木,以不材得终其天年;今主人之雁,以不材死。先生将何处?”昨天山中的那棵大树,因为不材得以享尽自然的寿命;如今主人家里的鹅,却因为不材被杀,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?遇到这种情况,先生将如何自处呢?山中之木,成材的被砍掉,不成材的得以终其天年。按照这个逻辑,主人之雁,就应当是那只会叫的当宰,可主人偏偏杀了那只不会叫的。同为“不材”,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。那么,到底是成材好,还是不成材好呢?
庄子微微笑道:“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。”“周”是庄子的名字,庄子姓庄名周,这里是庄子自称。庄子说,我庄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。“材与不材之间”,就是介乎成材与不成材二者之间。